本网讯(通讯员 曹兹可 尤欣雅 刘丽芳)高校与产业发展相伴而行。2021年10月10日上午,武汉市知成社会实践研究中心与武汉市东西湖区食品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汇百校智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在洪山区悦宜安酒店举行。十大正规外围买球网站副教授刘丽芳和教育资源研究团队部分研究生受邀参加会议并发言。武汉市知成社会实践研究中心副院长、武汉大学陈闻晋副教授主持会议,洪山区大学之城建设服务办公室主任李海涛做出重要讲话。东西湖区食品行业协会一站式服务站站长程长根、东西湖区食品行业协会高级顾问董泽民、以及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商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湖北轻工职业学院和武汉市智融科技公司等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代表共30人参加此次会议,协会领导和知成研究中心的专家教授就进一步加强对食品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共建协作献计献策。
近年来,洪山区充分利用丰富的科教资源,全方位推进区校融合,洪山“大学之城”成为城市闪亮的名片。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庞大,产值高,东西湖区食品企业占武汉市食品企业总数90%,约1.3万家,食品企业发展涉及到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食品机械、食品化工、农产品加工等学科领域,是研究“地方高校与城市产业发展”路径、本地知识国际化的绝佳样本。同时,在汉规模以上企业中,食品行业企业占比较高,吸纳高技能人才较多,可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新渠道。
洪山区大学之城办公室李海涛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建设大学城,服务高校,为校企合作服务是大学之城办公室重要职能。洪山区辖区内拥有教育部直属高校7所,学科门类齐全,企业科技服务和创新能力强。武汉市知成社会实践研究中心整合高校力量开展与食品行业合作,创造双赢,这是依托民间非营利性机构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化、促进科学研究理论联合实际的积极探索。武汉知成社会实践研究中心与东西湖食品行业协会共建一站式服务站,为东西湖区食品行业企业提供有益的科技支撑。知成研究中心整合高校专家服务于食品行业,旨在将武汉市的科技资源的“变量”,如何转化成产业发展的“增量”。
东西湖区食品协会、一站式服务站站长程长根介绍武汉东西湖区食品行业协会的背景、职能和企业服务特色。“校企合作是中小微型企业实现长线发展的最佳选择,”东西湖食品行业协会高级顾问董泽民书记指出,武汉知成社会实践中心搭建的高校技术专家平台将助力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行以求知知更行,非践行无以广才”,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刘丽芳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思想解读“联百校助力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她还指出,洪山大学之城校企合作可以用“四高”概括:高效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高密度跨校跨学科师生交流平台;高层次科研课题合作研发的平台;高水平汇集社会资源培养一流理工人文融合人才的平台。
知成社会实践研究中心监事、中科网联智能科学研究院理事长张卫军老师指出,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打通食品行业企业智能生产、物流仓储的互联互通大数据链,建立服务于食品行业企业的完整的智能网联体系,前景非常可观。在食品行业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需要更多高校专家团队科技成果落地。
出席会议的研究生代表曹兹可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她说,对于高校和中小型企业来说,想要实现资源共享、产教融合,需要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本质上是互惠互利的。从学生的角度看,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落地应用,尤其对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实践的机会和经验都将成为未来就业的竞争优势;而从企业的角度看,高校学生普遍具有热情、勤劳、负责、细心、能吃苦等优点,能为中小型企业输送优质的人力资本。
图1:大学之城建设服务办公室李海涛主任发言(拍摄:熊欣怡)
图2:授牌仪式(拍摄:熊欣怡)
随后,武汉大学法学院申来津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张硕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后徐刚教授、武汉商学院李明晨教授、武汉智融科技有限公司龚成红总经理、武汉智安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刘智敏总经理分别从政策研究、法律咨询、信息化管理、饮食文化、大数据算法为食品行业企业增效出谋划策。心理咨询师郭定芳老师、新媒体运营师刘蓉老师、世纪宏图教育公司赵峰、武汉信立浩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汤浩、从员工团建、产品运营、产教融合、品牌打造方面各抒己见。
会后,教育资源课题组师生与武汉市知成社会实践中心理事长石云峰、武汉大学教科院陈闻晋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申来津教授、武汉商学院李明晨教授等进行亲切交流,拟就产学研合作调研、传统文化传承、企业发展政策研究、饮食文化课程开发等开展进一步合作。
加强与在汉高校教授专家探讨校城互动,以智慧和研究成果贡献武汉“大学+”发展战略,是刘丽芳副教授带领的教育资源课题组矢志不渝追求的使命。前期,课题组受邀参与联系东西湖区食品行业协会,促进武汉市知成社会实践中心与东西湖区食品行业协会共建协议达成。
此次走出校园服务本地企业发展,体现了教育资源课题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行动精神,也为社科研究生成长与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
图3:教育资源课题组与全体教授专家合影留念
(审核:杨克平)